牙齒健康,身體才能健康,但是如果只是做到每天刷牙的話,那么離整個口腔環境的健康還是很有距離的。想要有一個良好的口腔環境,防止牙齒“爛”掉,首先要防的第一個敵人就是牙周炎。
凡發生于牙周組織的疾病則稱為牙周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兩大類。
牙齦病是發生于牙齦緣及齦乳頭的慢性齦緣性炎癥性疾病,又可分為牙齦炎和牙齦肥大兩類。牙周炎一般是由牙齦炎進一步發展而來,主要表現有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牙齦腫脹溢膿、口臭等。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脾胃蘊熱、火熱上熏,或肝腎陰虛、虛火上浮所致。當以清熱瀉火、滋陰補腎為治。足浴療法可引火下行,對牙周病有較好治療效果。
胃熱熏蒸型
主要表現為牙周病伴口臭、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赤爛腫痛、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當以清味瀉熱為主。
足浴方
生石膏湯
【組方】生石膏30克,薄荷、地骨皮、赤芍、當歸各15克,升麻10克,細辛5克。
【療法】上藥擇凈,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5~10天。
銀花青鹽湯
【組方】金銀花、大青鹽各30克,地骨皮、生石膏、大黃各15克,花椒、薄荷各5克。
【療法】上藥擇凈,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煎汁,納入大青鹽拌勻,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5—10天。
四黃瀉心湯
【組方】黃芩、黃連、黃檗、大黃、茵陳、金銀花、野菊花、穿心蓮、車前草各10克,木通、竹葉各5克,石膏30克。
【療法】上藥擇凈,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煎汁,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5~10天。
口腔潰瘍是口腔上皮組織發生缺損而形成的一種疾病,具有周期性反復發作的特點,病人感覺潰處疼痛.發熱.進食困難等。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脾胃積熱,嗜食辛辣,火熱之邪上熏所致,或為肺腎陰虧,虛火上沖所致。當以清熱瀉火、養陰生津、引火歸源為治。
脾胃積熱型
主要表現為口腔多處潰瘍,瘡周色紅而腫,口渴飲冷、小便色黃,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脈沉實或滑。當以清瀉脾胃為治。
銀花蒲黃湯
足浴方
【組方】金銀花、蒲黃各30克,薄荷、細辛、甘草各5克。
【療法】上藥擇凈,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煎汁,取藥液適量漱El,每日不拘次數。余藥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5~10天。
大黃黃連湯
【組方】大黃、黃連各10克。
【療法】上藥擇凈,加清水浸泡5。10分鐘后煎汁,取藥液適量漱口,每日不拘次數。余藥候溫足浴。每次10~3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5-1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