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需要我們小心呵護它,如果牙齒照顧不到,就容易生病,蟲牙讓牙齒一點一點被掏空,這稱為蛀牙,牙出問題了,就會感到很痛,那你知道該如何保持口腔健康嗎?
1、被“蟲”蛀了的牙長什么樣子?
一顆牙分為三個部分,牙冠、牙頸和牙根。牙冠部分有牙釉質,質地堅硬的白色物質。牙釉質包圍著牙本質,接下來是神經和牙髓。在牙齒周圍的叫牙齦。一顆健康的牙齒,每一個部分均結構完整,功能完好。牙齒是由內部牙本質和作為牙齒保護層的外部硬琺瑯質組成,健康的牙齒表面有一層堅硬的“琺瑯質”,具有較強的抗酸堿腐蝕能力。
而“蟲牙”呢,則是牙齒的結構遭到了破壞,功能受到影響,并刺激到牙神經,引發了“牙痛”.蟲牙,也叫蛀牙,學名齲齒。
初期的齲齒是沒有什么癥狀的,僅在牙釉質的表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黃褐色斑點。因此,常常不容易被人們所注意,多數病人是在體格檢查時,才被發現的。臨床上稱這一期的齲齒為淺齲。
齲蝕繼續發展,深入到牙本質淺層,這時在牙齒的表面可出現一個明顯的黑洞。病者往往一吃糖就疼痛,一經漱口就不痛了。這一期的齲齒,臨床上叫它為中齲。
齲蝕如繼續向深部擴大,到達牙本質深層并接近牙髓腔時,對冷、熱的溫度刺激可出現疼痛。
由于齲洞離牙髓比較近,齲洞內的細菌和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容易滲透到牙髓組織,引起急性牙髓炎,使患牙發生劇烈疼痛。這一期的齲齒,臨床上叫它為深齲。
深齲如再不治療,牙冠可大部分被齲蝕而破壞,成為殘冠。牙髓也因炎癥而發生壞死,病牙的疼痛感覺反而減輕或消失。這時細菌可通過牙髓向尖擴散,引起牙齒根尖部的病變。
齲齒發展到最后階段是牙冠完全被齲蝕所破壞,流下殘根。殘根往往是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根,全面威脅人體健康,應予拔除。
2、小小蛀牙,危害竟然那么大!
首先是疼痛。缺齒的發生,會讓我們的牙齒對冷、熱、酸、甜刺激更加敏感。當齲病侵蝕到牙本質深層的時候,食物溫度的刺激以及食物嵌入齲洞會發生更加劇烈的疼痛。而且,食物殘渣更容易存留齲洞里,使細菌得以大量繁殖,繼而可能引發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甚至最終會造成牙齒缺失。
3、蛀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口腔醫學專家指出,導致蛀牙發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點:
(1)易感的宿主,即薄弱的牙齒。
(2)致病的細菌。
(3)適宜的底物,即容易產酸的食物。
(4)足夠長的作用時間,即由致病的細菌和產酸的食物長時間地作用到牙齒,造成牙本質和牙釉質的脫礦,最終造成齲齒。
只有當這四個條件都被滿足,才會引發蛀牙。
4、“蛀牙”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關于潔牙和蛀牙,我們往往有這些誤區。
(1)飯后馬上刷牙
吃飯期間人體的口腔中會產生酸性物質,牙齒中的鈣離子會游離出來。假如在鈣離子還沒重新依附回到牙齒時就刷牙,就容易損壞牙齒表面的牙釉質,牙齒的堅固性也會受損。如果真要刷牙,建議在飯后半小時再進行。
(2)用冷水刷牙
冷水會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內的有效物質發揮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實驗室研究發現,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是37℃左右。⑥
(3)喜歡用大牙刷且用力過大
牙刷太大,橫著刷牙,刷牙太過用力這些習慣不僅會磨損牙齒還刷不干凈,更容易造成牙齒松動、敏感。
刷牙時不應用太大力氣也是正確的,并非用越大力氣才越能把牙齒刷干凈。如果刷牙方式不對,用的力氣越大反而越易傷害牙齒。但刷牙用的力因人而異,并沒有量化的標準。刷牙力氣不輕不重,以刷干凈牙面為宜,每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拿捏。
(4)吃甜食就一定得蛀牙?
長久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甜食”和“蛀牙”間似乎已形成了一種無須明說的對等關系,家長也常說“別吃那么多糖,容易蛀牙”,所以在討論護牙話題時,大多數人都談“甜”色變,反之認為,只要停止吃甜食,就可以高枕無憂。
實際情況是如何呢?正如我們剛剛說到“時間是蛀牙發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口腔細菌與可發酵碳水化合物接觸的時間越短,細菌產生酸的可能性就越小。就拿汽水來說,一般情況下汽水在進入口中后會迅速滑過,在口腔中停留時間很短,加上唾液的緩沖作用,在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和飲食習慣的前提下,適量飲用汽水不會直接導致蛀牙。
所以,當你“累成狗”看見自動販賣機或回到家迫不及待打開冰箱想要喝一杯汽水讓口腔和胃爽一把時,不必過于擔心,適量飲用汽水不會直接導致蛀牙,蛀牙和汽水之間沒有絕對必然的聯系。與其擔心甜食汽水引起蛀牙,倒不如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看牙醫,這才是愛牙護齒的正解。
總結:很多人嘴里都會長蟲牙,只不過有些人比較嚴重,需要及時的治療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