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發病年齡一般多見于3~6歲的幼兒,且男孩發病率多于女孩,其發病病因不詳,易出現復發和遷延,病程比較長,患腎病的幼兒在病情穩定期可以上幼兒園,只要幼兒園加強對患兒的護理,有利于幼兒的全面康復,那么兒童發生腎病的原因有什么呢?
用藥:患兒在病情穩定期,一般都還需要用藥。老師和保健醫師應每日檢查孩子的服藥情況。由于患兒一般都要服用利尿的激素類藥,孩子尿量增加,需要教師特別關注,上課或活動時及時提醒幼兒去上廁所,以免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該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臨床癥候群。特征為全身明顯浮腫,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和高膽固醇血癥。簡稱腎病。
病因可分:
(1)原發性腎病:與機能的免疫功能紊亂有關。
單純性腎病--常見類型,2~7 歲多見。除腎病癥狀外,不伴有鏡檢血尿或高血壓,腎活檢90%以上屬微小病變型。
腎炎性腎病--7 歲以上兒童多見。除腎病癥狀外,伴有鏡檢血尿,或高血壓,腎活檢除微少病變外,有增殖性變型,膜性增殖型、硬化型。
(2)繼發性腎病:繼發于瘧疾、蚊咬傷、紅斑性狼瘡、過敏性紫癜、金屬或藥物中毒等。
(3)先天性腎病:較少見,起于嬰兒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