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來源:
									
									  責編:
									
									  閱讀次數: |  
							
								
									| 健康報訊 (記者陳旻)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全軍腎臟病研究所,運用現代醫學先進檢測技術,準確選用關鍵性候選基因,從基因水平上揭示了我國常見腎臟病的發病機理,為腎臟病特異性治療開拓出一條新路。這一成果新近獲國家科技進步2等獎。3月29日,南京軍區為課題主要完成者、主任醫師劉志紅教授榮記了二等功。
  南京總醫院全軍腎臟病研究所主任醫師劉志紅教授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腎臟病醫生黎磊石教授的指導下,運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以我國腎小球疾病中最常見的IgA腎病、狼瘡性腎病和糖尿病腎病為重點,準確選擇具有明確病理生理學基礎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基因、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劑基因、葡萄糖轉運蛋白和胰島素受體底物-1基因作為關鍵性候選基因,觀察了解這些候選基因的多態性的分布,對IgA腎病、狼瘡性腎炎及糖尿病腎病這3種疾病不同病例分別進行候選基因多態性的測定,全面分析它們在發病機理中的作用及意義,找出其規律。經過3年的潛心探索,首次在國內闡明了ACE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基因多態性在我國IgA腎病患者中的分布特點及其與該病臨床表現和預后的關系;首次在國際上報道I-gA腎病患者表現為反復發作性肉眼血尿者,IL-1ra基因IL1RN*2等位基因的攜帶率明顯高于其它臨床類型IgA腎病和正常人。長期隨訪回顧性分析表明,攜帶IL1RN*2等位基因的IgA腎病患者預后差。該項成果為從基因水平揭示IgA腎病臨床表現多樣化、預后相差懸殊這一現象提供了依據,也為特異性干預治療在IgA腎病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首次在國際上證明IL-1ra基因IL1RN*2等位基因的高攜帶率是導致反復發作性肉眼性血尿型IgA腎病與紫癜性腎炎在臨床上有諸多相似性的重要因素。在IgA腎病和紫癜性腎病發病機理的研究上首次提出了全新的觀點,論證了這兩者之間在基因水平上的聯系,為這兩種疾病的診斷治療開辟了新途徑,受到國際腎臟病醫生的高度重視;首次在國際上闡明了ACE和IL-1ra基因多態性和狼瘡性腎炎患者病情及預后的關系,為從基因水平認識狼瘡性腎炎的本質和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了依據;首次在國際上報道了Ⅱ型糖尿病患者攜帶GLUT1基因XbaI(-)等位基因者易罹患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明顯增高等。 |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