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來源:
									放心醫苑
									  責編:
									
									  閱讀次數: |  
							
								
									| 腎病綜合征的中醫辨證怎樣分型 
 腎病綜合征的中醫辨證可分為6型,表現為虛象的,常見有氣虛型、陽虛型、陰虛型,表現為實 象的,常見有 風水型、濕熱型、淤阻型。各種類型
 
 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互相轉化或兼見,現分述如下:
 
 (1)氣虛型 病位主要在腎,表現為腰酸乏力,無明顯水腫,或僅有輕度水腫,形體困倦,甚則疲于行立,不耐久坐,尿中有蛋白或有不同程度之紅細胞,舌淡紅、苔薄,脈沉弱.
 
 (2)陽虛型.病位主要在脾腎,表現為面色皖白,形寒肢冷,遍體悉腫,按之沒指,甚則可伴胸 腹水,乃 至胸悶氣急,小溲短少,大便溏薄,尿檢有蛋白,舌淡且胖,苔薄或膩,脈沉細。
 
 (3)陰虛型 病位主要在肝腎,可見浮腫不甚,但口干,咽喉干痛,頭昏目眩,性情急躁,尿赤,尿中有不同程度之蛋白及紅細胞,腰酸、盜汗、煩熱,舌紅,脈細弦數。在應用大劑量激素治療或過度利尿后常見此證型。
 
 (4)風水型 夾有風邪外襲所致,尤以風熱多于風寒,亦有始為風寒,而后化熱者。此型往往先見眼瞼及顏面浮腫,然后迅速波及全身,肢節酸重,小便不利,若查尿可見蛋白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紅細  胞等。并具發熱、惡風、頭痛、咽痛、咳嗽、鼻塞等兼證。
 
 (5)濕熱型 因濕熱之邪侵襲所致,起病多急,遍身浮腫,皮色潤澤光亮,胸腹痞悶,煩熱口渴,大 便干結,小便短赤,或皮膚有瘡瘍癤腫,尿檢有大量蛋白及紅細胞等,舌紅苔黃或膩,脈滑數。此型多見于應用皮質激素后腎病未愈而繼發感染及柯興氏癥時。
 
 (6)淤阻型 多由水腫日久,由氣及血而致。臨床可見面浮肢腫,皮膚甲錯,或現淤點淤斑,或腰痛尿赤,尿檢有蛋白及多形性紅細胞,舌淡或紅,舌邊有淤點,舌下筋系淤紫,苔薄黃或膩,脈澀或結代。亦有僅表現為水腫遷延,久治不愈,缺乏其他明顯的淤血外征者。
 
 腎病綜合征患者怎樣用中醫藥治療
 
 腎病綜合征的中醫藥治療宜從塞流、澄源、復本3方面入手。
 
 (1)塞流 主要指消除或減少尿蛋白的流失,常用藥物有復方雷公藤糖漿,由雷公藤去二層根皮后的根心木質部分、丹參、生甘草組成。
 
 (2)澄源 主要指針對病因、病機采取辨證論治措施,以清其源頭。不同證型的方藥為:
 
 ①腎氣虛方 黃芪、黨參、山藥、白術、仙靈脾、桑枝、米仁.
 
 ②脾腎陽虛方 桂枝、附予、白術、芍藥、干姜、豬茯苓、澤瀉、帶皮檳榔、陳葫蘆殼。
 
 ③肝腎陰虛方.干地黃、女貞子、杞子、知母、旱蓮草、茯苓;澤瀉、益母草。
 
 ④腎絡淤阻方 干地黃、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仙靈脾、水蛭粉(吞)。
 
 ⑤濕熱腫方 商陸、澤瀉、赤小豆、川椒目、帶皮檳榔、茯苓皮、羌活、大黃。
 
 ⑥外感風寒及風熱方 外感風寒用麻黃、白杏仁、茯苓皮、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衣、車前子草,外感風熱用麻黃、生石膏、連翹、白茅根、黃芩、赤小豆、魚腥草、桔梗。
 
 (3)復本 主要指針對原蛋白流失及疾病導致精.血耗傷的補償措施,其中包括藥補和食補。藥補可用黑料豆丸:黑料豆、黃芪、蒼術、山藥,并可選用阿膠等。
 
 腎病綜合征能應用雷公藤治療嗎?
 
 能。雷公藤為衛茅科雷公藤屬植物,又名黃滕、斷腸草等。主要功效為祛風滲濕,活血化淤。70年代起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皮膚病.取得良好的療效。經現代藥理進一步研究證實,雷公藤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因此,目前已廣泛用于治療腎小球疾病,它對原發性腎病綜合征I型,尤其是病理類型為微小病變型者,單獨應
 
 用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原發性腎病綜合征II型或繼發性腎病綜合征(如狼瘡性腎炎、紫搬性腎炎)也有一定的療效,若能與激素同用則效更佳,且可減少復發,改善腎功能。
 
 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如何預防?
 
 雷公藤為有毒植物,其根、莖、葉、花均劇毒。雷公藤的毒性成分主要為二萜類.其次為生物堿類、三萜類及甙類。二萜類主要損傷心、肝、胃腸道和骨髓,生物堿類主要損害肝,總甙的毒性比生藥及生物堿小得多。其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劇吐、腹絞痛、腹瀉、心音弱快、心電圖改變、血壓下降、體溫降低、休克、尿少、浮腫、尿液異常,后期發生骨髓抑制、粘膜糜爛、脫發等,個別可有抽搐。主要死于循環衰竭及腎功能衰竭,若不進行血液凈化治療,多在24小時內死亡,一般不超過4天,雷公藤的副作用以胃腸道反應為多見,包括納呆、食道下部燒灼感、惡心、嘔吐、口干、腸鳴。也可出現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但較輕,易恢復,與皮質激素合用常不出現,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璉狼瘡所致的白細胸及血小板減少,在用本藥治療后有的反可回升。婦女以月經紊亂及閉經較為多見,停藥后可復潮。男子可見精于數量減少,停藥后亦可恢復。此外尚偶見濕疹樣皮疹、色素沉著皮膚干燥、瘙癢、口周皰疹、口角炎、粘膜潰瘍,少數見脫發及指(趾)甲變薄及軟化。
 
 在臨床上,為預防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應做到以下幾點:
 
 (1)雷公胖的藥用取材應以去二層根皮的根心木質部分切成碎片入藥,并用文火煎2小時以上,(2)每天生藥的藥量應控制在20g以內,雷公藤多甙片每天服30~60mg,分3次服(以上均為成人量)為宜。
 
 (3)因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大多出現在用藥初期,所以,在用藥前及最初用藥的3~4周內應每周查血常規、肝功能、心電圖等,必要時可配合應用一些升白細胞或保護胃粘膜的中西藥物,如西藥,利血生、維生素B4、肝血寶、硫糖鋁片等,中藥太子參、白術、丹參、甘草,當歸、仙鶴草、紅棗等.對胃腸道反應明顯者可采用飯時或飯后服藥的方法.一旦出現GPT升高或血白細胞<4.0X10''/L等副反應,應及時停藥。
 |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