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來源:
健康中國·腎臟
責編:
閱讀次數:
|
|
囊腫繼發感染后,患者表現寒顫,發熱,腰痛,也可有尿頻、尿急或尿痛,血培養陽性,尿細菌培養亦可陽性。CT示囊腫CT值較無感染囊腫CT值增高,囊壁增厚,注射血管造影劑后囊壁顯影增強(強化)。囊腫位于腎上、下極或側緣者,在B超引導或CT引導下穿刺抽吸囊腫液送常規檢查及細菌培養,用生理鹽水沖洗囊腔。一般穿刺抽吸后體溫可以下降,隔2~3天再次穿刺沖洗,直至囊液清亮,體溫降至正常。同時應用有效抗生素,應考慮藥物的囊腫穿透性:青霉素類、氨基甙類和先鋒霉素類抗生素易進入來源于近端腎單位的囊腫,不易進入遠端腎單位的囊腫。而紅霉素、氯霉素、四環素、氯潔霉素、TMP均易進入近端和遠端腎單位的囊腫。如果囊腫反復穿刺沖劑配合有效抗生素靜脈用藥一般2~3周可控制感染。如囊腫不能穿刺抽吸則有效抗生素需8周或更長時間才能控制。 |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