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軟疣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種性病毒性皮膚病。其特點為散在多發的半球狀,蠟樣光澤丘疹,中央呈臍窩狀,可擠出乳酪狀軟疣小體。好發于兒童和青年人。俗稱水瘊子。
本病系由傳染性軟疣病毒(CMV)所致。屬痘類病毒,呈磚形,其直徑為350 nm,在光鏡下有時亦可見到。據電鏡研究,病毒本身的形成與胞質有密切關系。胞質基質先濃縮,并出現嗜酸性顆粒,這些顆粒逐漸團聚,形成與周圍有明顯界限的大顆粒;顆粒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繼而發展成細顆粒膜型病毒(中期型病毒);最后變成磚形、橢圓或圓形,往往在其中心有啞鈴狀結構之成熟型病毒,整個胞質基質最后變成病毒包涵體(又稱軟疣小體)。此小體最初為一個卵圓形嗜伊紅結構,對Brachet反應呈陽性,示RNA較多,不久Feulgen染色示DNA開始出現陽性反應。隨著體積迅速擴大,Feulgen反應也逐漸加強,而Brachet反應則逐漸減弱,這表明在早期RNA的量較多,而在晚期則DNA較多。中醫認為系氣血失和,腠理不密,復感外邪,凝集肌膚所致。傳染性軟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膚疾病。皮疹直徑為2~4mm的有蠟樣光澤的珠狀丘疹,頂端凹陷,能擠出乳酪狀軟疣小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