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二十五歲,結婚一年余未見女方懷孕,女方檢查一切正常。小李于到醫院泌尿外科就診。經醫生檢查發現其為雙側隱睪。睪丸沒有降至陰囊。位于雙側腹股溝,另外其男性性征也不明顯,經檢查其染色體為46,XY。醫生為其做了雙側睪丸下降固定術,術中見雙側睪丸偏小,質地軟。過了一段時間,他來醫院復查精液常規,精液質量還是差。
像小李這樣的情況臨床上很常見,有很多睪丸下降不全(隱睪)的病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及時就診,如醫學知識缺乏,小男孩出生后隱睪沒有發現,沒有仔細檢查,還有貧困地區(尤其是某些山區)因家庭困難,家長認為小孩長大后再治療沒有關系,臨床上很多病人在5歲,10歲,15歲,甚至29歲才來就診。
實際上,隱睪不論是單側還是雙側都應該早期治療,目前的觀點認為小兒出生后一歲時如果睪丸未降,就應該及時手術。否則會影響睪丸功能,因為睪丸位于體內(腹股溝區域)溫度較陰囊高,不利于睪丸發育。同時睪丸下降不全引起睪丸惡變的風險比正常睪丸高得多。陰囊才是具備睪丸發育的最佳部位。
文獻還報道,6個月以內睪丸有自行下降的可能。但在小兒十個月時睪丸組織學上已有改變,故有觀點認為十個月時就應該使用HCG治療,一為促進睪丸發育,二位促進睪丸下降。若一歲半時睪丸仍未降,則必須手術。
像小李這樣的病例是很遺憾的,人體器官的發育都有時間規律的,錯過了最佳發育時機挽回是不能了,這次小李及其家人也非常遺憾。
目前國際公認:1歲前手術治療,不可以拖到2歲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