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洗澡次數過于頻繁更容易患上濕疹,特別是皮脂腺不太活躍的老人。那么究竟是什么情況呢?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美國人是出了名的喜歡洗澡,不少人早晚各洗一次,每次都把浴液和護膚品從頭到腳抹一遍。然而現在卻涌現出了一批排斥“每日一洗”的“少洗族”,這群“叛逆”的人振振有詞:“用沐浴露會讓皮膚干燥,洗完澡還得用潤膚乳,真是時間和資源上的巨大浪費!何不讓身體自然分泌的油脂來做這些工作呢?”
所謂的“少洗族”并不是真拋棄了洗澡這一象征人類文明的行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是會保持對身體的定期清潔,只是會減少頻率。保守一點的少洗族可能一周只洗兩到三次澡。有人認為人體就和鐘表對機油的需要一樣,只要定期借助外來的輔助護膚產品即可,過度頻繁的清潔和維護反而會加速消耗,甚至破壞自身的衛生和健康平衡。
不少專業醫學人士認為,從天天洗澡減少到每周兩三次,對皮膚和身體都有好處。“對于皮膚干燥的人來說,頻繁洗澡可能會導致皮膚更敏感,特別是皮脂腺分泌不太活躍的老人,更容易患上濕疹。”另外,“大多數濕疹發生在背部。這是因為洗頭時,化學成分過高的洗發露會沖洗掉皮膚表面油脂,使皮膚更加干燥、易受刺激。”目前,有不少科學家認為,現代的身體清潔用品化學成分越來越高,會破壞人體表面的有益菌落,加速有害細菌的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