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是一種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為主的神經癥。以易于興奮又易于疲勞為特征,常伴有緊張、煩惱、易激惹等情緒癥狀及肌肉緊張性疼痛、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癥狀。患者被多種癥狀所困擾,不能夠正常地學習和工作,嚴重降低了生活質量。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神經衰弱?
什么引起神經衰弱
1.長期精神緊張過度。比如學生,尤其是高三等畢業班的同學,不僅需要長時間地學習、復習,還要承受較大的升學壓力,很難得到充分的休息、體育鍛煉和睡眠。由于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就很容易造成神經衰弱。
2.本人的性格特征。有上述這些情況的同學并不少見,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同學患了神經衰弱。這說明患神經衰弱的人,本身的性格特點也是神經衰弱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一般認為,在性格上比較內向、敏感、膽小、自卑、缺乏自信心、任性、急躁、依賴性強、控制能力較差的同學較容易患上神經衰弱。
3.長期情緒壓抑。如果一個同學學習成績較好,并能夠從中獲得快樂,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同的話,即使學習上壓力較大,也還是能夠承受。而有些同學本身學習比較困難,而老師又看不到他們為此而付出的努力,甚至有時說出一些有損他們自尊心的話,因而時常使他們感到委屈、不滿和痛苦。在這種情緒之下,長期進行緊張的腦力勞動,就容易產生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既然大多數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朋友們要學會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