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一種不容易治愈,而且會反復發作的病。這種疾病大到危及生命的心、腦血管病、肝腎的病變,以及各種惡性腫瘤等,小到鼻炎、咽炎、皮膚病等等。對于慢性病患者朋友來說,日常飲食也是需要注意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的飲食注意事項吧。
預防慢性病的營養措施:
1、谷類是每日飲食的基礎
谷類是膳食能量的基本來源,應成為我們每日膳食的基礎。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出現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超過谷類消費量的傾向,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極為不利。因此,要大力提倡發揚以“谷類為主”的中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肉類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而在谷類食物中,應提倡選用部分粗雜糧。
2、適量進食動物性食物,每周進食2~3次海魚
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有人擔心動物性食物會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生幾率,實際上,合理適量進食動物性食品,不僅不會導致慢性疾病,相反,由于動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更適合人體需要,其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于補充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同時魚類(特別是海產魚)所含n3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獨到的作用。不進食動物性食物,可能導致必需脂肪酸、部分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導致負氮平衡和蛋白質營養不良,同時也難以避免高脂血癥的發生。
3、每日吃1斤蔬菜和2個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研究均證實,大量進食蔬菜、水果,對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以及預防某些癌癥等,均起著重要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建議在食用多樣的原則指導下,多選用紅、黃、深綠的蔬菜和水果,因為它們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的重要來源。為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每日進食1斤蔬菜(正餐)和2個水果(加餐)是必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