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06
									-
									09
									-
									27
									  作者:
									
									  來源:
									
									  責編:
									
									  閱讀次數: |  
							
								
									| 概述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多為40 ̄55歲,其次為60 ̄69歲。其發病與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亂及通過性交傳染的某些病毒(如人類皰疹病毒Ⅱ型、人類乳頭瘤病毒及人類巨細胞病毒等)特別人乳頭病毒HPV16、18型感染有關。子宮頸癌的發生往往經過慢性宮頸炎(尤其是宮頸糜爛)、宮頸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至浸潤癌的長達幾年、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漫長過程。宮頸部的病變易于發現,因而早期診斷不難,根治率高。即使晚期,經過積極治療亦可獲得長期緩解。 
    臨床表現 
    1.不規則陰道流血:早期表現為性交后或婦科檢查后少量出血,以后可能月經間期或絕經后少量不規則出血。晚期流血增多,甚至發生致命性大流血。 2.陰道排液:表現為白帶增多,為漿液性、膿性或米湯樣血性惡臭白帶。 3.疼痛:為晚期癥狀,表現為持續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痛。 4.婦科檢查可見宮頸糜爛、潰瘍或呈菜花狀新生物。 
    診斷依據 
    1.出現前述癥狀或體征。 2.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見癌細胞。 3.陰道鏡檢查發現異型上皮區,活組織檢查見癌組織。 4.宮頸或頸管內取材活檢發現癌組織。 5.對細胞學檢查陽性而活檢陰性者行宮頸錐形切除術,切除標本分塊連續切片檢查發現癌組織。 
    治療原則 
    1.原位癌:一般行全子宮切除術,保留雙側卵巢。年輕要求生育者,可行宮頸錐形切除術,切下的宮頸組織行連續病理切片檢查,如發現早期浸潤癌則行次廣泛或廣泛子宮切除術加用放射治療。 2.鏡下早期浸潤癌:一般行擴大全子宮切除術,即切除子宮及1 ̄2cm的陰道,年輕患者可保留卵巢,一般不需清除盆腔淋巴組織。 3.Ⅰb ̄Ⅱa期浸潤癌:可行廣泛性子宮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亦可選用放射治療。但宮頸癌首選手術或放療加手術的綜合治療。 4.Ⅱb期以上浸潤癌:首選放射治療。一般采用體內外結合放療的方法。腔內治療主要針對宮頸的原發病源,放射源采用鐳或137銫。一般劑量為6000mg/h。體外照射主要針對宮頸以外的轉移病源,放射源采用60鈷、線性加速器或電子回旋加速器,劑量一般為60Gy 
    用藥原則 
    1.宮頸癌根治術是,范圍廣,創面大,尿管留置時間長,且陰道殘端開放,因而屬于Ⅱ類(有菌)手術。術后應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2.因手術對腸管干擾較大且術后臥床時間較長,不利于術后腸功能的恢復,故應注意靜脈補充營養及保持電解質平衡。 |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