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病,國家統計病學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在30-50歲的婦性中發病率為30%。主要臨床癥狀有月經失調、腹塊及壓迫癥狀、貧血等。子宮肌瘤的生長和發生與雌激素有關。中醫古代文獻《靈樞?水脹》篇中所提到的 石瘕 生于胞中,伴月經失調,故石瘕也就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病因病理: (1)寒凝胞宮 由于經期、產后子宮頸口略開、臟腑虛弱,寒邪乘虛直入胞宮,與血凝結于胞宮而致。 (2)氣滯血瘀 憂郁氣滯,血凝于子宮而致。 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常與肌瘤的生長部位、、大小、生長速度等有關。 主要癥狀: (1)月經失調:常見的是月經量多、經期延長; (3)疼痛:肌瘤本身不引起疼痛,當漿膜下肌瘤發生扭轉或肌瘤紅色變性時可引起腹痛,伴發熱等; (4)帶多:較大的肌壁間肌瘤或黏膜下肌瘤感染時,可出現黃帶或赤帶; (5)不孕:約有25%-30%的子宮肌瘤患者伴不孕; (6)貧血:多由月經過多所致。 B超 可測到子宮肌瘤大小、部位、形狀。   子宮肌瘤按肌瘤的生長部位可分為宮頸和宮體肌瘤,絕大多數為宮體肌瘤,宮頸肌瘤少見。子宮體肌瘤又可分為:  (1)肌壁間肌瘤,肌瘤位于子宮肌層,占總數的60%-70%; (2)漿膜下肌瘤,肌瘤向漿膜面生長,突出子宮表面,約占總數的20%-30%; (3)黏膜下肌瘤,即肌瘤向宮腔內突出,約占總數的10%-15%。   肌瘤變性 生長較快、較大的子宮肌瘤,發生中央性供血不足引起變性。常見的有玻璃變性、囊性變性、紅色變性、肉瘤樣變性。其中紅色變性的肌瘤有劇烈腹 痛,伴發熱,而肉瘤樣變性發生率極低(約占子宮肌瘤的5%),但惡性程度高,預后較差。   卵巢囊腫病因病理: (2)痰瘀凝結 憂思傷脾,脾虛生痰,痰飲停聚而阻滯氣機,引起氣滯血瘀,痰飲與血瘀搏結成塊。痰瘀久積可導致癌癥。 主要癥狀: (1)癥狀 良性瘤發展緩慢,小者無癥狀,患者不易察覺,大都在婦檢或清晨自己摸到下腹部腫塊。大的腫瘤可有膀胱或直腸壓迫癥狀,如尿頻或便秘。惡性腫瘤一旦確診常為晚期,多已出現明顯削瘦、惡液質和腹水。如腫瘤蒂扭轉見就有腹痛和壓痛。 (3)其他檢查 B超、CT、核磁共振、血CA125、CEA、AFP等。   (編輯:游游)  
 
 
 | 
| 資訊搜索 | ||||
|  | 
| 最新提交的預約記錄信息 | |||
|  | 
| 問吧精華區 | |||||
|  | 
| 專病導醫 | |||
|  | 
| 專科推薦 | |||
|  | 
| 推薦精彩文章 | 
| 健康管理 | 
| 關注我們 | 
|     | 
| 聯系我們 | 
| QQ:812151363 推廣電話:18911097888 醫院免費入駐咨詢電話:18911097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