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或稱惡性腫瘤,是由于人體內的一些細胞過度生長引起的100多種不同部位的腫瘤組成的一類疾病的通稱。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但并非人人都得癌癥,只有當人體的免疫功能出現異常時,癌變才會發生。當癌變剛一發生如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約有80%—90%的癌癥可以治愈。但遺憾的是,多數人認為“自己絕對不會生癌”。   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200萬,每年因癌癥死亡130萬人,過去癌癥高發人群多在60歲以上,隨著飲酒吸煙量的猛增及環境污染加劇等,癌發年齡已提前20多年。他指出,許多人在一次體檢后看到自己身體一切正常,就覺得萬事大吉,認為三五年都不用再跑醫院。實際上,人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不停地發生細微變化。一次體檢結果并不具有長期意義,甚至幾個月內就可能改變。特別是腫瘤發展速度快,且癥狀不明顯,讓人很難察覺,一旦發現很可能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他還強調指出,癌癥有1/3是可以預防,1/3是可以治愈,1/3是可以緩解癥狀并減輕痛苦。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因此,人一步入40歲,一年內至少要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   提倡“常規+防癌”體檢套餐,他提出防癌體檢必須要有針對性,規范的系統腫瘤體檢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方面是為預防癌癥所做的檢查,如一個45歲以上的乙肝患者,應定期做腹部B超檢查;另一方面則是篩查早期癌癥,如婦女進行宮頸涂片細胞學檢查,能及時發現宮頸癌的苗頭;還有一方面不能忽視的方式就是由經驗豐富的醫師詳細細致的問診和物理檢查,及早發現癌癥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