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顱內腫瘤不論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都能使顱內壓升高,壓迫腦組織,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我們必須正確識別腦腫瘤的早期癥狀,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減少對自己、家庭及社會的傷害。   (1)頭痛   多因顱內壓變化和腫瘤直接影響等因素,使顱內敏感結構腦膜、腦血管、靜脈竇和神經受到刺激所引起。為常見的早期癥狀,90%的腦腫瘤病人均有頭痛。多為搏動性脹痛或鈍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發生,性質多較劇烈,常在清晨發作,有時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輕度活動后頭痛就會逐漸緩解或消失。   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每次嘔吐后頭痛多可減輕。任何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噴嚏,或用力、劇烈運動等,均可使頭痛加重。   (2)惡心、嘔吐   早期或首發癥狀,多伴以頭痛、頭昏。常發生在清晨空腹時,典型表現為與飲食無關的惡心或噴射性嘔吐,且常于較劇烈的頭痛、頭昏之后發生,頭位變動可誘發或加重。小兒顱后窩腫瘤出現嘔吐較早而頻繁,易誤診為胃腸道疾病;成年人嘔吐出現較晚。惡心、嘔吐是因顱內壓增高或腫瘤直接影響迷走神經核(嘔吐中樞)所致。   (3)視力障礙   非眼科疾患的視力下降、復視、斜視、視野(視力范圍)缺損或單側眼球突出。當腫瘤直接壓迫視神經,不但視力突然減退,而且能夠失明。   (4)精神異常   因大腦皮質遭受損害引起,表現為淡漠、遲鈍、思維與記憶力減退,性格與行為改變,進而發展為嗜睡、朦朧或意識不清。尤其在老年人中,常易誤認為老年癡呆。   (5)肢體感覺異常或運動障礙   生長于顱內運動區或感覺區的腫瘤,常出現肢體的感覺異常、肢體無力,并可進行性加重,當腫瘤位于小腦時,常出現運動平衡功能障礙,如走路不穩易摔倒、手腳不靈巧、說話不清等癥狀。 |